在中泰一家亲关系的历史上,2015年12月19日无疑是特殊的一天。掌声中,中国国务委员王勇与泰国副总理巴金分别手持中、泰国旗,共同插入主席台上的铁路轨道模型,中泰铁路奠基石灯光索随即被点亮。(来源:中国新闻网12月20日)

       众所周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启动仪式19日在曼谷大城府青惹克侬火车站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李克强总理一直关心并力促落地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在几经波折后,朝着破土动工迈出实质性步伐。

       纵观铁路发展历史,中国高铁经历了学习、引进、吸收、创新等发展阶段,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越,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技术先进、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且安全可靠的中国高铁。

       这次中泰高铁项目的合作成功,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的推动下,中国高铁一步—步走向世界,特别是在中泰签署的新方案中,中泰铁路工程的距离从最初商定的300多公里骤增到800多公里,并且全部采用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这对于中国铁路、中国装备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中泰高铁项目的成功合作,充分发挥了中泰双方的比较优势,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既拓展了中泰未来合作空间,又丰富了合作方式。同时也不可否认,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也伴着杂音,特别是有声音认为中泰铁路“单方面利于中国”。单方面利于中国的论调和思路是十分狭隘的。拟建的中泰铁路将把泰国与中老铁路连接,这是一条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是一条惠及泰国、互惠共赢的道路。泰国主流社会对此早有公论,认为这一项目充分发挥了双方比较优势,是互利双赢之举,对两国乃至地区都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笔者认为,中泰高铁项目的“落槌”,不仅造福了区域经济发展,更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砸出了中国高铁最强音。

(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 赵文龙)